学校简介
内蒙古工业大学坐落在呼和浩特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法、文、经、艺术相结合,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
办学历史
学校创建于1951年,始为绥远省高级工业学校,开启内蒙古工程教育先河。1958年,在清华大学支援下成立内蒙古工学院,开启本科办学新篇章。1983年,学校由机械工业部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1984年,在国家第二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中,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办学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1993年,学校更名为内蒙古工业大学,实现了由单一的工科性学院向多科性大学的历史性转变。2003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在校生27800余人,其中本科生226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100余人,来华留学生77人。现有22个教学单位,66个本科招生专业,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现有20个国家级、10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0个本科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评估。有3个自治区级现代产业学院。有2个国家级、自治区级校外大学生工程实践基地,9个国家级、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9门国家级、36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2门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有1个国家级、2个自治区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有20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9名自治区教学名师,12名自治区教坛新秀。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了近20万名优秀人才,他们以“为人朴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务实”的特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学科建设
学校现有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学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与内蒙古大学共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有9个自治区重点学科,4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3个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入选自治区一流拔尖培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建筑学入选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力学入选自治区一流培育学科。工程学科、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科学研究
学校现有国家、部委级科研平台5个,自治区级(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25个、集成攻关大平台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及其他自治区级平台14个。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48个自治区级创新团队。“十四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7项,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等自治区级及以上科研项目900余项,获国防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学技术奖17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项、个人奖2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1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个人奖1项。被SCI、EI、CPCI、CSSCI等检索系统收录论文2200余篇。开展产学研合作486项,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批为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被确定为自治区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单位。
师资队伍
总体情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2187人,专任教师1526人,其中教授217人、副教授551人,博士生导师131人、硕士生导师102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31人。现有入围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1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2人,1名教师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柔性引进39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特聘教授,其中两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杰青”“优青”10人。89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或被授予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有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获得者13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领军人才3人、人选91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19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人。1个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个团队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团队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对外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22个国家的高校及科研院,与呼和浩特等9个盟市、自治区能源局等多个部门、华电集团等50余家大型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并开展实质性合作交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项目”和国家留学基金委“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招生单位。自2018年起连续三年获批教育部“丝绸之路奖学金项目”,2019年获批教育部“世界知名大学学分生专项奖学金项目”。
办学条件
学校目前在新城校区、金川校区、准格尔校区办学,占地面积3227亩,建筑面积97.2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2.4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9.26亿元。图书馆共有5个馆舍,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77万册(含学院资料室),电子图书162万种,电子报刊3万多种,采购中外文数据库(平台)66个,共享中外文数据库(平台)20多个。近年来,学校先后进入“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支持院校行列,完成19.69万平方米的基建项目,办学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办学目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博学躬行,尚志明德”的校训,弘扬“唯实尚行”的校风,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努力开创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型大学!
办学历史
学校创建于1951年,始为绥远省高级工业学校,开启内蒙古工程教育先河。1958年,在清华大学支援下成立内蒙古工学院,开启本科办学新篇章。1983年,学校由机械工业部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1984年,在国家第二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中,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办学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1993年,学校更名为内蒙古工业大学,实现了由单一的工科性学院向多科性大学的历史性转变。2003年,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在校生27800余人,其中本科生226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100余人,来华留学生77人。现有22个教学单位,66个本科招生专业,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现有20个国家级、10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0个本科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评估。有3个自治区级现代产业学院。有2个国家级、自治区级校外大学生工程实践基地,9个国家级、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9门国家级、36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2门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有1个国家级、2个自治区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有20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9名自治区教学名师,12名自治区教坛新秀。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了近20万名优秀人才,他们以“为人朴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务实”的特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学科建设
学校现有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学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与内蒙古大学共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有9个自治区重点学科,4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3个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入选自治区一流拔尖培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建筑学入选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力学入选自治区一流培育学科。工程学科、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科学研究
学校现有国家、部委级科研平台5个,自治区级(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25个、集成攻关大平台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及其他自治区级平台14个。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48个自治区级创新团队。“十四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7项,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等自治区级及以上科研项目900余项,获国防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学技术奖17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项、个人奖2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1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个人奖1项。被SCI、EI、CPCI、CSSCI等检索系统收录论文2200余篇。开展产学研合作486项,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批为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被确定为自治区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单位。
师资队伍
总体情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2187人,专任教师1526人,其中教授217人、副教授551人,博士生导师131人、硕士生导师102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31人。现有入围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1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2人,1名教师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柔性引进39名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特聘教授,其中两院院士4人,“长江学者”“杰青”“优青”10人。89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或被授予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有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获得者13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领军人才3人、人选91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19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人。1个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个团队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团队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对外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22个国家的高校及科研院,与呼和浩特等9个盟市、自治区能源局等多个部门、华电集团等50余家大型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并开展实质性合作交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项目”和国家留学基金委“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招生单位。自2018年起连续三年获批教育部“丝绸之路奖学金项目”,2019年获批教育部“世界知名大学学分生专项奖学金项目”。
办学条件
学校目前在新城校区、金川校区、准格尔校区办学,占地面积3227亩,建筑面积97.2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2.4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9.26亿元。图书馆共有5个馆舍,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77万册(含学院资料室),电子图书162万种,电子报刊3万多种,采购中外文数据库(平台)66个,共享中外文数据库(平台)20多个。近年来,学校先后进入“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支持院校行列,完成19.69万平方米的基建项目,办学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办学目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博学躬行,尚志明德”的校训,弘扬“唯实尚行”的校风,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努力开创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型大学!
奖学金设置
问 : 请介绍一下你校奖助学金、贷款及勤工助学情况?
1、由国家出资设立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自治区励志奖学金”“自治区奖学金”等,依据有关条例及上级下达的名额评选出符合条件的学生予以奖励资助。
2、由学校出资设立的“优秀学生奖学金”依据《内蒙古工业大学本、专科优秀学生综合奖学金评定办法》,品学兼优的学生可申请参加优秀学生奖学金的评定。
3、由学校出资设立的“困难补助”等,依据相关制度,学校适时发放伙食补助、返乡补助、冬衣补贴、受灾补助等各类困难补助,我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均可申请此项补助。
4、由企业或个人出资在我校设立的奖、助学金,依据出资单位(个人)具体要求进行评选。
二、助学贷款:
内蒙古自治区助学贷款全部为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按照有关政策,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在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区县教育局或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内蒙古自治区各高校均不再办理学籍地助学贷款。
三、勤工助学
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临时性或长期性的勤工助学工作岗位,并根据相关规定发放勤工助学工资。
学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系列资助政策,详见随录取通知书寄出的相关资料,或登陆学生工作处网站及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工在线”微信公众平台查询。
网址:http://www.career.imut.edu.cn
困难生资助办法
助学贷款:
内蒙古自治区助学贷款全部为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按照有关政策,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可在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区县教育局或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内蒙古自治区各高校内均不再办理学籍地助学贷款。
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临时性或长期性的勤工助学工作岗位,并根据相关规定发放勤工助学工资。
学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系列资助政策,详见随录取通知书寄出的相关资料,或登陆学生工作处网站及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工在线”微信公众平台查询。
学校食堂
学校宿舍